ChatGPT是科技的革新还是浪潮下的泡沫?

推荐使用ChatGPT4.0中文网,国内可直接访问:www.chatgp4.com

近日,OpenAI推出了新模型ChatGPT,其网页应用允许用户免费使用。ChatGPT又被称为“人工智能”,不仅能够理解人类语言,还能回答各种问题,因此该应用一经问世便迅速在社交网络上走红。

与去年的元宇宙热潮一样,资本市场显然不会放过ChatGPT这一风口,近期与ChatGPT相关的概念股纷纷上涨。然而,许多人心中不免有疑问:ChatGPT究竟是新科技改变未来,还是仅仅是跟风“炒作”?

最近有关ChatGPT的几起事件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据证券时报报道,周三晚间,ChatGPT相关概念股海天瑞声和云从科技因相关事项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此外,周二晚间,另一只概念股汉王科技同样收到了交易所的关注函。经过简单了解,证监会主要针对这几家公司在ChatGPT业务方面的相关研发情况、盈利情况及与ChatGPT的关联性提出了问询。

对此,笔者认为,一个新概念从产生到实际应用落地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而针对相关投资更应谨慎对待。

ChatGPT的使用场景

每一项新技术的变革都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概念能否在资本市场上创造神话尚待观察,不过笔者相信,资本市场上并无神话,唯有造神话的人。

ChatGPT自面世以来便持续火热,近日更有券商测试了ChatGPT撰写研报的功能。根据金融界报道,2月6日,为了进行测试,有券商发布了一篇由ChatGPT撰写的研报——《提高外在美,增强内在自信——医疗美容革命》。该券商展示了ChatGPT撰写的部分内容。

测试的券商指出,与人类相比,ChatGPT在表述和标题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整篇研报,但在语言表达和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及严谨性上仍显不足。

从金融行业分析师的角度来看,ChatGPT或将部分替代人工分析师。正如券商可以利用ChatGPT撰写研报所示,ChatGPT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替代分析师的工作。首先是文字创造部分,其次是研究报告中的固定内容,如行业发展历史及行业概述等。

然而,这些功能仍旧属于辅助类别,换言之,ChatGPT的作用仅限于分析师工作的外围,不能替代核心部分。

当我们阅读一篇研报时,通常更关注的是核心论点及其背后的数据支撑,乃至未来行业或公司走势的预测。

不过,ChatGPT的能力并不限于此。根据财通证券研究所的研究结论,ChatGPT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重要代表,其亮点在于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的技术成熟度大幅提升。笔者认为,未来在新闻、写作等领域,ChatGPT可以显著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与创新性。

不仅如此,未来的市场分析、图片绘制、视频制作和游戏内容生成等领域也都可以借助AI技术实现自动化。

以上提到的应用场景展示了ChatGPT在实际工作中的多样性,但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ChatGPT实际上可以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软件结合应用,这将成为未来新的发展趋势。

ChatGPT是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是AI应用的一种具体实现。而RPA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集,主要应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处理大量重复、复杂与琐碎的工作。

以国际物流公司为例,海运订单报关单的填写通常是一项繁琐的任务,而RPA能够自动抓取数据并填写报关单,同时发送邮件给相关海运客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RPA的应用规则相对严格,需要培训员工来操作相关程序。

而ChatGPT则简单得多,笔者近期试用了一下,发现其使用门槛极低,有点类似于“聊天机器人”。将这两者结合形成生成式AI与自动化流程相结合,我认为ChatGPT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完成各种计算机任务。

尾声

ChatGPT究竟是科技的变革还是单纯的泡沫?笔者认为,现阶段尚无法下定论,需要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进行检视。总的来说,从文本处理和生产效率的智能化来看,ChatGPT的功能是值得肯定的。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