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风口上的这头猪,还能飞多高?

推荐使用ChatGPT4.0中文网,国内可直接访问:www.chatgp4.com

AI飓风席卷全球,英伟达股价飞涨

最近,席卷全球的AI浪潮让英伟达的股价如脱离地心引力般飞上涨。截至5月28日美股收盘,英伟达的股价达到了1139.01美元,总市值突破了2.8万亿美元。今年以来,英伟达的涨幅已超过100%。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过去五年间,英伟达的股价累计上涨超过25倍。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目前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德国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和,甚至大于除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英国、法国七个国家以外所有国家的GDP,是特斯拉市值的四倍,相当于西班牙和沙特阿拉伯GDP总和。

英伟达的发展历程

英伟达的创立源于三位创始人对图形技术的热情。1993年,他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成立了NVIDIA公司。1999年,英伟达推出了首款GPU产品——GeForce 256。

2000年,英伟达发布了第一个十亿像素的图形处理单元GeForce2 Ultra,并推出了改良的统一软件结构Detonator 3。然而,英伟达真正的技术飞跃发生在2006年,这一年,英伟达发明了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CUDA。这项技术的出现,使得GPU不仅能用于图形处理,还能进行通用计算,为后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英伟达将其GPU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今已成为一家提供全栈计算的人工智能公司,涵盖了CPU、DPU、GPU和AI软件等多个方面,以支持建筑工程、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制造业和汽车等行业的计算解决方案。

2022年底,随着ChatGPT的推出,AI正式进入了大模型时代。同时,大语言模型的快速涌现和迭代,使得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持续扩张,从而引发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英伟达GPU因其在AI领域的垄断地位,业绩开始爆发。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英伟达营收达到260.44亿美元,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262%。净利润为148.81亿美元,同比增长620%。调整后的毛利率创纪录,达到78.9%。更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在2023财年全年收入仅为270亿美元,而仅仅一个季度的收入就几乎完成了上年的成绩。

AI浪潮给英伟达带来的机遇

英伟达业绩如此优异,得益于AI大模型爆发带来的良好时机,以及其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OpenAI成功引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众多科技巨头如亚马逊、谷歌等都在积极布局AI领域,争相部署云计算服务器,以搭建未来AI业务的新算力基础。数据显示,Meta、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四大科技公司的资本开支在第一季度合计达到466.2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谷歌和微软的资本开支近乎翻倍。

目前,英伟达的核心增长来源于数据中心业务,占其收入的87%。其中,大型云计算服务商是主要客户,为英伟达贡献了45%的数据中心收入。基于云服务商资本开支的快速增长,英伟达的业绩持续攀升。有预测指出,数据中心GPU市场将从2022年的103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6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44.55%。

此外,英伟达在技术上的绝对垄断地位也是其业绩飙升的另一因素。截至目前,全球98%的数据中心GPU均来自英伟达,且在生成式AI领域占有92%的市场份额。到2023年底,英伟达生态系统中的用户已增加至500万名个人开发者和4万家公司,其中专注于生成式AI开发的企业有1600家。

隐忧与挑战

尽管英伟达的快速增长令人振奋,但市场仍然存在隐忧。当前,AI行业处于投入期和探索期,尚未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如果这种状况持续较长时间,行业投资热情可能会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客户流失,英伟达的芯片需求是否还能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其股价是否会面临崩盘危机?

另一方面,尽管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如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但这种竞争格局是否能保持长久尚未可知,未来是否会有新进入者打破这种局面,比如去年发布的华为麒麟9000s芯片。此外,业内传闻华为将推出5纳米工艺芯片,如果属实,对美国芯片行业无疑将造成重击,英伟达也必将受到影响。

不少人将这一轮科技股的上涨与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相提并论,甚至认为英伟达的股价可能会出现反转。那么,究竟这是否是泡沫?泡沫的程度有多大?何时会破裂?英伟达现今的市值是否是这轮科技泡沫崩盘的信号?对此,值得我们深思。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