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再掀热潮,今年又是AI大年?

推荐使用ChatGPT4.0中文网,国内可直接访问:www.chatgp4.com

从去年年底至今,OpenAI的ChatGPT已火爆数月。

面对ChatGPT的热潮,比尔·盖茨曾表示,2023年将是人工智能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一年。

作为ChatGPT母公司的OpenAI背后,有微软这棵大树的支撑。有观点认为,OpenAI与微软的结合可能会对谷歌搜索造成冲击。谷歌CEO Sundar Pichai也表示,2023年将是AI应用于对话和搜索的转折点。在ChatGPT最受欢迎的时候,谷歌迅速宣布将推出相关产品以应对竞争。

ChatGPT的崛起使先进的科技再次走向普通人的生活。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力的讨论,席卷了全球社交平台。笔者的朋友圈和微博中也频繁可见关于ChatGPT的聊天框。

每年硅谷都会涌现出许多高新科技和智能硬件产品,为何OpenAI却能在短短两个月内拥有过亿用户?本文试图给出一些答案。

AI:硅谷的永恒话题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AI始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涌现出众多项目与明星公司。

OpenAI的热潮,类似于“互联网+应用”兴起时的场景。每当这些新技术与普通用户连接时,便会出现一些现象级的产品。从博客、电子商务,到移动应用和SaaS软件,各行各业无不展现出活力。

在谈论最近那些热门应用前,我们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些热门词汇。

首先是几个名词:AIGC、OpenAI、DALL-E、ChatGPT,它们都与当前趋势密切相关。

AIGC,全称AI Generated Content,即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AIGC出现之前,内容生产的主要模式仍是人工,比如UGC(用户生成内容)和PGC(专业生成内容,典型的如传统电视、广播和报纸)。

虽然内容生产过程中并非完全依赖人工,例如一些新闻报道也开始使用初步的机器写作工具。

OpenAI是最近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山姆·阿尔特曼、彼得·泰尔、里德·霍夫曼、埃隆·马斯克和AI领域顶级学者Ilya Sutskever共同创办。它陆续推出了画作生成模型DALL-E和对话机器人ChatGPT,在AIGC浪潮中处于领先地位。

DALL-E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关键词生成画作,而ChatGPT则可被视为具备智能交互功能的语音助手,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进行全网搜索,提供问题的基础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的“基础”与“高级”则因人而异。

总体来看,ChatGPT作为全球热门的AI产品,表明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前AI模型的发展推动了生成式AI应用的爆发,ChatGPT与搜索引擎的结合只是其中一种,未来还可能出现ChatGPT与资讯服务、知识付费、图片生成等多种形式的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并非硅谷第一家走红的AI公司,ChatGPT也不是第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AI项目。业内普遍认为,它并非科技创新的开创性产品,而更像是现有技术的组合与优化。

那么,何谓创新?

OpenAI出圈的关键在于AI实现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更广泛应用。

笔者认为,“应用”或“使用”是判断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即便某些技术早已有之,但降低使用门槛也是科技公司实现创新的体现,这也是科技公司存在的价值之一。

随着ChatGPT的火爆,硅谷涌现出一批AIGC项目,其中不乏OpenAI的竞品,彰显了应用的价值。

我们来看看这些公司。

Stability AI是一家初创公司,在AIGC热潮中迅速推出了自己的AI图像生成器Stable Diffusion,与OpenAI的DALL-E形成竞争。与OpenAI对其数据与技术加以保密不同,Stability AI的产品是免费开源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更加贴合用户实际需求。

与ChatGPT直接竞争的产品不胜枚举。OpenAI前研究副总裁Dario Amodei和前安全副总裁Daniela于离开公司后创办了Anthropic,其功能与ChatGPT相似,用户反馈表明该应用相较于ChatGPT更为有趣且具有深度。

OpenAI旗下的智能写作产品——GPT-3也是AI领域的热门选手,能进行问答、翻译、写作和数学计算等功能。GPT-3在两年前刚推出时也曾引发热潮,而ChatGPT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的产品。

作为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生成的大模型,ChatGPT并非OpenAI的独有产品。虽然这类产品通常需要千张GPU卡的算力、海量数据、深度机器学习和高成本的人工调试等支持,但各大厂商均有能力承担这些要求。国内的BAT及国外硅谷的五巨头各自都有自己的“大模型”。

谷歌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机器人“Bard”正在进行内测,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向公众提供服务;百度宣布将于3月在中国推出类似于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文心一言”,直接推动了股价的上涨;腾讯、阿里及华为也表示正在申请人工智能人机对话专利。

用AI解决AI

2021年7月,总部位于伦敦、隶属于谷歌的DeepMind公司,开发了名为AlphaFold2的人工智能工具,该软件可据基因序列预测蛋白质的3D形状,并成功预测了此前未发现的蛋白质序列。在此之前,这项工作仅由生物医学领域的学者所进行。

随着生成式AI的爆火,相关应用也随之热闹,硅谷概念公司的股价飙升,各种投融资消息在圈内传播。

据信,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甲骨文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关注生成式AI相关的初创公司和项目。

尽管人工智能的浪潮不断席卷各行各业,其应用却伴随着风险。

答案是肯定的。尽管AI促进了财富的创造,但它同样面临风险,AIGC的监管问题也逐渐成为挑战。

据《新京报》报道,行业专家指出:“ChatGPT可以作为提升效率的工具,解答各种问题、生成大学水平的论文,甚至编写代码,但也可能被利用于实施恶意活动。网络犯罪分子通过ChatGPT导致的‘最紧迫和常见的威胁’包括网络钓鱼、社会工程和恶意软件开发。此外,ChatGPT还降低了网络犯罪的门槛,使得即使没有技术背景的人也能成为攻击者,这带来的网络威胁还可能蔓延到其他领域。”

当人工智能愈发智能化并带来潜在风险时,人们似乎只能继续开发更加智能的AI工具,以解决当前AI工具带来的问题,从而形成一个无限循环。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