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OpenAI刻意隐瞒的黑客攻击事件时隔一年被证实

推荐使用ChatGPT4.0中文网,国内可直接访问:www.chatgp4.com

 

据《纽约时报》7月4日报道,2023年4月,一名黑客侵入了OpenAI的内部消息系统,窃取了与该公司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信息。

尽管OpenAI声称客户数据未受影响,且该黑客与外国政府无关,因此并未向公众或执法机构披露此事件,而仅限于告知员工。

OpenAI表示:“此事件并不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未通知联邦执法机构。”

项目经理因“进谏”被解雇

据知情人士透露,黑客窃取了一个在线论坛的讨论细节,该论坛是OpenAI员工讨论最新技术的平台。不过,该黑客并未入侵OpenAI用于存储和构建人工智能的系统。

尽管此次攻击未导致客户或合作伙伴数据外泄,但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对此安全事件的漠视态度引发了广泛质疑。

在2023年4月的全体会议上,公司向员工和董事会披露该事件后,决定不对外公开,部分员工对此表示担忧。其中,技术项目经理利奥波德·阿森布伦纳(Leopold Aschenbrenner)表达得尤为激烈。他向OpenAI董事会发送备忘录,提出安全隐患,指出OpenAI在安全防护方面的努力不足以防止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外国对手窃取其机密。

然而,Aschenbrenner因泄露信息被解雇,他认为这是出于政治动机。对此,OpenAI发言人Liz Bourgeois回应称,解雇与Aschenbrenner的声明无关:“我们感谢阿森布伦纳在OpenAI工作期间提出的担忧,这并不是导致他离职的原因。尽管我们和他一样致力于打造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但我们不同意他对我们工作提出的许多看法,特别是关于这次入侵事件的描述。在他加入公司之前,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向董事会报告。”

这样的回应让人产生疑虑:OpenAI并未选择直面问题,而是选择了消除问题的发现者,以掩盖自身的失误。

AI安全需得到重视

此次攻击并非OpenAI首次遭遇黑客攻击。2023年11月8日晚,OpenAI的ChatGPT和API(第三方服务应用程序接口)发生严重停机,大量用户报告无法使用。事后,OpenAI回应称,ChatGPT遭遇了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简单来说,DDoS攻击是指黑客利用控制的大量设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海量访问请求,导致服务器过载崩溃。

这类事件对于OpenAI的安全措施构成了重大质疑,且引发了关于美国国家安全的讨论,同时也暴露了人工智能面临的风险。

AI为何成为黑客的“香饽饽”?

在数据层面上,AI公司拥有的数据包括高质量的训练数据、用户交互数据和客户数据。

这些训练数据的构建远不仅是简单的网络爬取,而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OpenAI建立的训练数据集对于竞争对手、其他公司、对手国家以及美国的监管机构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用户的交互数据同样不可小觑。OpenAI庞大的用户数据库包含与ChatGPT进行的数十亿次多样话题对话。通过对话分析,ChatGPT或许比用户自己更了解自己,这些对话将用户的信息、偏好和心理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为深入了解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渠道。

因此,AI公司成为黑客攻击的新目标,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即使此次安全事件没有造成严重的数据泄露,仍然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滚动至顶部